首页   >   你说我说   >   正文
你说我说

【X说】我们都是被电击的”狗“(下)

发布日期:2019-04-05    作者:崔玉婷    编辑:崔玉婷    浏览次数:

王菲在歌中唱到:“害怕悲剧重演,我的命中命中,越美丽的东西我越不可碰。”这正是习得性无助的经典表现。

上周我们了解了什么是习得性无助,那我们为什么会感到无助呢?

拿学业困难来讲,最终的放弃和颓废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在一次次努力却一次次失败之后,内心会有强烈的挫败感,认为造成屡屡失败的因素是自己不能控制的,认为自己的努力对事情的结果不会产生任何作用;甚至会觉得自己成绩不好是因为天生太笨,没有天赋,自己也没有改变的能力。同时,失败带来的打击和挫败感还会使人推断和预判未来同样会失败,让人觉得再怎么用功学习也改变不了不可控的因素和必定失败的结果。这些认识和预判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导致我们对任何可以尝试的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即使这可能是一次不同于以往的机会。比如说遇到了自己擅长的科目,或许可以大展身手的时候却因为早已认定失败的结果而不愿尝试和努力。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让人感到无能为力,失去掌控感。

在以上的过程中,习得性无助的产生与我们的归因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归因是指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作出解释和推论的过程。当我们经历了失败或挫折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归因风格:失败是源于内部的自身的因素,还是外在的环境因素;导致失败的因素是稳定的、不易改变的,还是不稳定的、容易变化的;失败的原因是普遍的,还是个别的。而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的人往往在经历失败后会将失败的原因归为内在的——将问题全都推到自己的身上,认为失败都是自己的错。比如在学业问题上认为成绩不好完全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足;稳定的——认为问题是不可能被改变的,努力对此没有用;普遍的——认为问题不仅仅影响一件事情,而是会影响到生活中的每个方面。学业上的失败会使得生活的其它方面也面临失败的结果。这样的归因方式会降低个体的自尊,产生自卑感和无助感,并且会使失败的影响泛化,产生更长久的消极影响。

那我们该如何对抗习得性无助,摆脱颓废的现状呢?

首先,我们先自我检查一下自己的归因方式,看看是不是对自己过于严苛,错误地将自己判了“死刑”?如果是,请尝试着改变这种消极的归因方式。在看到自己内在的不足之外也要承认环境给自己带来的影响,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情,相信结果是可以被改变的,不要轻易说“不可能”,给自己一个尝试的机会。

其次,先着眼于小的任务和目标,在取得小的进步和成绩后给自己及时的鼓励,庆祝自己的每一次进步,不要吝啬对自己的表扬和肯定。

最后,不得不承认,有时候让我们感到无助的不是困难本身,而是我们认为“我不行”“我做不到”的观念。当我们满心都是“我完蛋了”“我肯定做不到”的念头时,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是什么让我感觉很糟糕?我做不到什么?我又可以做些什么?不要让自己制造的假象欺骗了自己,我们完全可以正视自己的内心,并骄傲地战胜它。

我们可以被“电击”,但我们不会丢掉再次逃跑的勇气!


参考资料:

1.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如果每次努力都以失败告终,还要再继续吗?》

2.微信公众号Know Yourself《如何克服习得性无助》




【X说】

每个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地都会有些心理上的小困扰,【X说】想与你一起分享生活中的小故事、感受生活中的“小麻烦”。

在未知的人和故事中或许你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每当到达故事的结尾,【X说】希望与你一起完成一次个人的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