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百科   >   正文
心理百科

以影知心 | 摒除“从众心理”,从这部影片开始!

发布日期:2022-09-29    作者:文章:汪龙佳 插图:袁辉    编辑:学生    浏览次数:

你能想象一部电影的全部镜头只有学校里的一间破旧的仓库?你有想过少数人能够说服多数人吗?你有想过采用陪审团制的法庭是什么样吗?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感兴趣,那么我建议你可以看看《十二公民》。


《十二公民》讲的是某高校模拟法庭上就一起真实案件展开辩论的过程。案件的嫌疑人是某房地产商收养的富二代,其生父是来自河南的务工人员。案发当晚,有人听到富二代和其生父发生激烈争吵,随后生父被人在家中杀害。模拟法庭上,学生们围绕嫌疑人是否有罪展开激烈辩论,而他们的亲人则作为陪审团观摩整个法庭的辩论过程,随后12名陪审员共同讨论嫌疑人是否有罪。他们被要求在一个小时内得出结论,并且需要全票通过。随着讨论的进行,疑点不断出现,每个人背后的故事也浮出水面,最终由最开始的11人支持有罪到最后12人都支持无罪。

如果只看这个巨大的观念转变,很多人可能马上会说:“因为这是电影嘛!主角光环的存在,很正常啦。”但是如果从心理学角度细细来品这部电影,你就能够发现一些破除“从众心理”的妙招。


从众心理(conformity)的概念大家都不陌生,它是指个人受到人群的影响,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情况。这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新闻传播领域也有一个衍生理论——“沉默的螺旋”。它所描述的现象是:当人们在想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之前,会观察公共意见环境对自己意见的态度;若发现自己的观点处于受欢迎且大部分人同意的状态,就会积极地参与讨论与扩散;相反,若发现自己持有的观点处于劣势地位,就会保持沉默或者改变态度转向优势意见。一方的沉默以及倒戈造成另一方的不断壮大,由此循环,使得优势意见的声音越来越大,而劣势意见不断沉默直至消失。

但在这部电影中,却呈现出“反沉默的螺旋”现象:最开始只有8号陪审员对嫌疑人“有罪”持怀疑态度,但随着剧情的推进,最终12个人都持“无罪”态度。《乌合之众》书中有云:“人类的理性会在群体中消失。一个人可以是理性的,一个群体绝不可能。”那么,是什么造成了“群体理性”的出现呢?


我想,这主要是因为8号陪审员采取了一些“小心机”。

首先,塑造弱势者形象。不同于3号的强势,8号在面对大家意见都与自己不一致的情形下,不是挨个否定、劝说,而是反复说:“我也不确信,我也没有证据”,“就是想讨论讨论”,“我以为是大伙儿说,我一人听呢”,活脱脱是一个“绿茶”的形象。但这样的策略(“低价进入”)反而消解了敌意,使得大家愿意去听他是怎么想的。


其次,试图设身处地。面对有人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嫌自己在吹毛求疵,8号提高了嗓门:“是为了我的孩子,也是为了你的孩子,为了我们的孩子在讨论一个人的生死,这事不该吹毛求疵?决定一个人该不该枪毙,这事不该吹毛求疵?”,“咱们就拿出一小时讨论讨论,为了孩子,行吗?”这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说服技巧(“唤起恐惧效应”):面对别人的问题人们可能没那么关心,但是一旦涉及自身的利益,大家就会放弃隔岸观火的姿态来全身心投入。


最后,巧用“框架效应”,破除从众心理压力。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卡尼曼通过研究发现:针对同一个问题,两种不同的表达,会导致不同的决策判断。他把这种现象称为“框架效应”。8号巧妙地从“有罪框架”跳到“无罪框架”,带领大家结合物理学知识和生活常识来寻找证据中的疑点。比如说,对于证人的证词,他巧妙地模拟了成绩列车的运行时间,推测出证人可能是为了所谓“博人眼球”在撒谎。


其实从心理学的视角看,这部电影还有很多值得讨论的地方。从破除从众的角度来说,或许这部电影给我们最大的启迪是——考虑一下少数人的想法。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我们的理性思考很可能会被抹杀,置于盲目附和的泥沼中,所以如何保持独立思考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