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   >   新闻中心   >   正文
新闻中心

心理中心举行“乐享时间”辅导员成长沙龙

发布日期:2019-05-17    作者:孙浩令/文,杨亮琦/图    编辑:孙浩令    浏览次数:

517日,由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办的“乐享时间”辅导员成长沙龙第一期在兴隆山校区举行,来自9个学院的近30名辅导员和心理中心专职教师参与活动。

本次沙龙分为《非暴力沟通》读书会和辅导员培训心得分享两个部分,由心理中心专职教师李晓含主讲。在沙龙开始前三个星期,心理中心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向辅导员们预告了要阅读分享的书目,邀请大家提前阅读书目,以便对书目内容有更多的了解和理解,能更好地交流和分享。


读书会一开始,在场的老师们便分享了自己阅读书籍之后的感受和反思,王忠山和孙玲玉老师提到了阅读之后对于生活的指导,将书中的理论与生活相结合,在与家人的沟通方面有了一些改善;刘梦瑶老师分享了自己在阅读书中的案例之后的反思,包括在沟通中如何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等。

随后,李晓含老师从对封面的解读开始,带领大家一步步走进《非暴力沟通》。借助近期引起广泛讨论的热播剧《都挺好》中的片段,形象地向大家展示了“暴力沟通”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和常见性。通过对“道德评判”、“进行比较”、“回避责任”、“强人所难”四种异化的沟通方式的讲解,引导大家发现其中存在的矛盾的思维方式,从而对非暴力沟通所强调的理念有所体会。紧接着,李老师详细讲解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并通过具体的表述和示例让大家对这些概念有清晰地认识和理解,并与生活中的其它概念进行区分,在对非暴力沟通过程的阐释中对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有更明确的理解。



最后,在场的辅导员们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和困惑,有的老师提出对这种方法的适应范围的疑惑;有的老师表示在沟通中有情绪时,有时候没法做到理智地运用所学方法;有的老师结合不同学院的工作方式的差别,表达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长期性。针对老师们的困惑,李老师一一进行了解答,强调了对本书的“正确”使用方法:领会精神,灵活运用,不要期待一蹴而就;觉察是第一步,有了觉察,才有改变的可能。

读书会结束后,王忠山老师就参加“高校辅导员团体辅导技能提升培训班”的收获与大家做了分享,并结合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做了思考和反思,以辅导员的视角,对如何将团体辅导的理念和方法应用于学生工作进行了阐释。



本次沙龙中介绍的非暴力沟通的方式不仅有助于辅导员改善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也有助于提高其与家人的生活幸福感。辅导员自身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不仅影响个人生活和工作能力,更对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乐享时间”辅导员成长沙龙是第十九届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的系列活动之一。今后,心理中心将结合辅导员的需求,陆续推出学习收获分享、读书感悟分享、案例督导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成长沙龙,提高辅导员自身的心理品质,促进工作能力的提升。